第72章 未雨绸缪的第一步_桃花深处有人家
笔趣阁 > 桃花深处有人家 > 第72章 未雨绸缪的第一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2章 未雨绸缪的第一步

  陶熙月抿嘴乐。

  陆川:“等下我再去扯点红薯藤回来,做点时候的玩意儿,不然今的视频内容有点单调。”

  陶熙月点头:“是,我也觉得视频内容单调了一点。你的玩意儿是什么?”

  陆川反问:“你时候没玩过吗?哦,也对,城市的孩子嘛,想玩也没得玩。等下你就知道了。”

  陶熙月偏着脑袋对着陆川笑。陆川莫名其妙,他问:“傻笑什么呢?”

  明奶奶摇头:“真是笨呐。”

  陆川不满的对自家奶奶:“奶奶,你知不知道官方吐槽最要命?”

  明奶奶斜眼瞪了自己孙子一眼,:“丫头是开心你知道给自己长脸了。”

  陆川仍然不知所以,明奶奶叹气:“哎,没救了。”

  陶熙月哈哈大笑。

  关于红薯尖和红薯藤的这条视频获得了极好的反响。

  除了年轻的漂亮姐姐们外,还吸引来了很多时候玩过红薯藤的男男女女们,各个年龄段的基本都樱

  陶熙月对此感到非常满意,粉丝群体的多样化对于以后的生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
  评论区里的人们纷纷怀念儿时的乐趣,讲起各种各样的玩法,陶熙月一一记录下来,打算在日后的视频中逐步呈现出来。

  陆川有些疑惑:“咱们这个视频内容也没有多特别吧,你记的那些内容,拍的人也不少。我们有必要跟着拍吗?”

  陶熙月一边写一边:“那你觉得我们这条视频为什么能获得几十万的点赞量?还多了好几万粉丝?”

  陆川想了想,:“是因为普通的食材配上了精致的骨瓷,在乡村背景的衬托下就有了田园诗歌的味道。可是我看评论区里也不少人批评我们这视频不接地气啊。”

  陶熙月拿着笔的手一摊,:“看,你也知道我们的视频吸引饶点在哪里,那你为什么还会怀疑自己呢?为什么农村的视频内容就一定要体现出简陋呢?难道简陋是农村的代名词吗?”

  “咱们云外村的山景多么美,这是城市里不会有的风景。生活过成什么样,取决于人,而不是环境。所以给我们点赞的人才会这么多啊。当然,你的这张皮也是加分项。”陶熙月举着手对着陆川上下比划着示意。

  “喂,不是你的不要用皮这个字吗?你这属于知法犯法。”陆川抗议。

  “看你用得欢,我还以为你喜欢这么形容自己呢。既然马屁拍到了马蹄上,那就把视频收益多分你点,数点后面的都归你了。”陶熙月大方的。

  陆川:“……”

  陶熙月:“咱们的视频收益远超预期,我有一个想法,我出来你看看行不校”

  “你。”陆川点点头。

  陶熙月:“我想统计一下村里的劳动力水平,然后再根据这些人家的家庭情况,由我们出资给配发容积对等的冰柜。这些冰柜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山货的保鲜。条件就是他们未来采集的山货要保质保量的供给我们收购。所以,合同是必须需要签订的。”

  陆川:“冰柜的事,我当然没意见。目前利于咱们运营的山货得等到秋才有出产,你这么早就未雨绸缪,很聪明啊。这大夏的有冰柜也能改善一下一些贫困户的生活质量。挺好。至于签合同这事儿,村里人本来就都是把山货给我收购的,就没这个必要了吧。”

  陶熙月正色道:“不,非常有必要。我们的视频火了,带动村里的经济是势在必行的。这一点不止我们能想到,别人也能想到。即使本村人不作他想,外村人也会蜂拥而至。届时他们只需要拍视频证明山货来自咱们云外村,就不愁没销路。那么收购就一定会打价格战,山货的品质也会参差不齐。这价格战且不论咱们打不打得起,伤了互相之间的情面是一定的。产品品质不好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,这一切要是有了合同的约束,外人可操作的空间就了非常多。”

  陆川故意摆出意外的表情:“你真的是社恐患者吗?我看你对人情世故很精通啊。”

  陶熙月扶额:“我都过多少次了,我是社恐不是傻,我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吃过的亏已经很多了,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。”

  “城里能看到猪跑吗?”

  陶熙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,:“城里的猪蹄子多得很,满大街都是。你要去看吗?跟你正事呢,你能不能正经点儿?”

  “行,那你打算怎么个配给法?预算是多少?”陆川问。

  陶熙月:“我考虑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,就配个满足基本生活的冰箱,反正我们也不指望他们能提供山货。劳动力较好的家庭就配个大冰柜,后期如果有需要,还可以加配。这样大家都有着落,也免得你在村里不好做人。预算还没做,等下算出来如果金额太大,我们可以再想办法。”

  陆川闻言很想摸摸陶熙月的头,赞她又能干又乖。但他怕吓跑了陶熙月,伸出去的大手硬生生的转化成了一个点赞的大拇指。

  一直在做记录的陶熙月并没注意到陆川的这个动作。

  陆川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,他口述,陶熙月作记录。两个时不到,基础方案和预算就已经做了出来。

  除去陆川家和村长、村支书三户人家,村里还有57户人家,具备劳动力的人家有49户,丧失劳动力的孤寡老人有4户,老人多导致负担沉重基本无余力参与采山货的人家有4户。

  家中经济条件尚可和较为富裕,已有大冰箱的人家有5户。这其中包括了陆川家、村长家、村支书家。

  于是,经过一番计算和商量后,决定49户人家均暂时配备100升的冷藏冷冻两用冰柜一台;4户孤寡老人各配置118升双开门冰箱一台;另4户家庭负担重的人家配置200升的双开门冰箱一台。

  总计金额约两万五千元。

  尽管已经是精打细算的结果,也没有追求大品牌,但这个金额对于刚起步的两人来,确实还是偏大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